2025年重慶公務員備考進行中,對于初次參加省考的同學來說,了解考試內容是一個重要環節,包括但不限于題型題量、考試大綱、題型特點等,重慶中公教育對重慶省考申論考試內容進行了分析總結,以供參考。
以上是2020-2024年重慶公務員考試申論題型題量的簡單總結,以供參考。
2024年重慶市考大綱對考查能力明確規定:
申論1主要測查報考人員的閱讀理解能力、綜合分析能力、提出和解決問題能力、文字表達能力。
申論2主要測查報考人員的閱讀理解能力、貫徹執行能力、群眾工作能力和應用寫作能力。
申論3主要測查報考人員的閱讀理解能力、依法辦事能力、公共服務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。
下面,我們對各項能力一一分析:
(一)閱讀理解能力
申論1——全面把握給定資料的相關內容,準確理解給定資料的含義,把握給定資料各部分之間的關系,準確提煉事實所包含的觀點,并揭示所反映的本質問題。
申論2——理解給定資料的主要內容,把握給定資料各部分之間的關系,對給定資料所涉及的觀點、事實作出恰當的解釋。
申論3——準確理解歸納給定資料的主要內容,對所涉及的觀點和事實進行恰當的解釋,并作出合理的推斷。
【中公解讀】
雖然三類試卷對閱讀理解能力的要求各不相同,但是所考查的本質萬變不離其宗。
申論作答需要依據給定資料,從中提取作答要點,而只有閱讀理解能力過硬,才能讀懂給定資料,全面、準確地提取作答要點。可以說閱讀理解能力是考生作答各類題型的基本能力。此外,通用卷提出“揭示所反映的本質問題”,鄉鎮卷提出“對給定資料所涉及的觀點、事實作出恰當的解釋”,行政執法卷提出“對所涉及的觀點和事實進行恰當的解釋”,我們可以判斷,考生作答時需要透過現象看到事物(材料)反映的本質。
而要想做到這一點,考生需要做到兩步:一是多看時事評論,通過閱讀時評,了解事物發展的過程,養成深入思考的習慣;二是閱讀重慶市政府工作報告、“十四五”規劃綱要等政策文件,以此增加對政府各類政策的了解和認識,自己的政治理論素養。
(二)綜合分析能力
申論1——對給定資料的全部或部分的內容、觀點或問題進行分析和歸納,多角度地思考資料內容,作出合理的推斷或評價。
【中公解讀】
綜合分析能力是體現考生邏輯思維的重要能力,主要通過綜合分析題進行考查,考生需要對給定資料的主要內容進行全面考量,而后結合題目要求,準確判斷資料的價值取向,給出合理的結論。綜合分析題靈活多變,作答難度較大。考生在備考時,要認真學習申論教材,熟練掌握解釋分析、評論分析、啟示分析等題型的作答方法。
(三)提出和解決問題能力
申論1——準確理解把握給定資料所反映的問題,提出解決問題的措施或辦法。
【中公解讀】
準確理解把握給定資料所反映的問題是解決問題的重要前提。只有發現問題所在,對問題進行準確界定,提出的對策才能有針對性,從而對策的有效性。考生要善于從事實中發現問題,從觀點中概括問題,否則就無從提出解決方案。
提出措施或辦法,是提出和解決問題能力的落腳點。具備針對性、可行性的措施或辦法,既需要根據資料對問題進行具體分析,也需要借助實踐經驗和生活體驗。
(四)貫徹執行能力
申論2——要求能夠站穩政治立場,準確理解上級要求和工作目標,依據法律法規、政策等,結合基層實際情況,提出具體落實措施,有效完成任務。
【中公解讀】
該能力主要通過貫徹執行題進行考查,這種題型更加接近機關工作實際,而且容易出新題型,有一定難度。考生除了學習和掌握一些常用公文的寫作方法、熟知本市考查過的題型之外,還需多熟悉一些其他國考或省考出現過的新題型,熟練掌握各種應用文寫作格式、結構,以備萬變。另外,考生可以適當了解法治熱點,積累依法行政的相關知識。
(五)群眾工作能力
申論2——要求能夠站在群眾角度思考問題,善于了解群眾真實訴求,以有效手段組織動員群眾,靈活運用各種措施和辦法化解復雜矛盾,解決實際問題。
【中公解讀】
由于基層公務員與群眾的接觸較多,因此對考生的群眾工作能力有著較高的要求。具體來看,群眾關切的問題通常離不開就業、住房、教育、醫療、環境、脫貧等方面,考生要多從這幾個方面去了解、積累,做到心中有數。在實際考試中,考生要注意答案的針對性,針對資料包含的具體問題,提出符合生活實際、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對策,尤其是基層群眾面臨的具體問題,萬不可答一些假大空的對策。
(六)應用寫作能力
申論2——要求能夠結合材料,根據工作任務,恰當組織語言,準確、得體、有條理地進行書面表達。
【中公解讀】
應用寫作能力實際考查的是考生的書面表達能力,能夠用恰當得體的語言來傳達上級的指示、反映群眾問題等。考生在備考時,要多參考政府公文或相關例文,除表達能力外,還要把握好語言風格,符合政府文風。切忌行文空洞、拖沓,脫離實際,虛構夸張等。
(七)文字表達能力
申論1——熟練使用指定的語種,運用說明、陳述、議論等方式,準確規范、簡明暢達地表述思想觀點。
申論3——熟練使用指定的語種,對事件、觀點進行準確合理地說明、陳述或闡釋。
【中公解讀】
文字表達能力貫穿申論作答始終,最后的文章寫作題更是對這一能力的全面考查。文字表達能力的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實現的,而是日常積累的結果。考生在做申論練習時,應該注意語言的準確、簡潔,使答案既能包含所有要點,又要符合題目字數要求。文章寫作題除了語言的要求之外,還要注意文章的立意、結構、論證方法、語言表達等方面。
(八)依法辦事能力
申論3——結合執法一線工作實際,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則,綜合運用恰當有效的方法完成任務、解決問題、實現目標。
【中公解讀】
行政執法卷對應的崗位,日常工作應負有執法職責,“依法行政”是對每名執法人員的必然要求。如今我國大力建設法治中國,公務員理應躬行示范。針對重慶市考行政執法卷提出的這一能力要求,我們試卷中極有可能出現執法案例,或要求考生依法行政提出解決措施,或要求考生秉持依法行政原則擬制公文。考生在備考時,需要適當了解法律法規和熱門案例,強化自身法治意識。
(九)公共服務能力
申論3——能夠全面準確了解公眾需求和愿望,靈活運用各種措施和辦法為公眾提供優質、高效、便捷的服務。
【中公解讀】
進入新時代以來,社會大眾公共服務需求增加。根據行政執法卷提出對“公共服務能力”的考查要求,我們判斷試卷中可能會以案例形式,為考生提出問題,考生需要靈活應對,滿足公眾的服務需求。近年來,國考省考對提出對策題頗為青睞,報考行政執法類崗位的考生要加強熱點復習,儲備相關舉措,確保臨場應試時,面對問題可以提出有針對性的措施。
(責任編輯:小今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