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進一步加強學科建設,優化人才隊伍結構,推進醫院高質量發展,根據業務需要,現面向社會誠聘英才。
一、單位簡介
重慶市合川區人民醫院始建于1932年,其前身是合川縣救濟院施醫所,現已發展成為集臨床醫療、醫學教育、科研、預防保健于一體的國家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。
醫院現占地130畝,建筑面積15萬平方米,開放床位1600張,設有職能科室19個、臨床醫技及其它科室43個。擁有重慶市區域醫學重點學科1個,市臨床重點專科11個,市醫療特色專科3個,區級重點專科、特色專科19個。擁有直線加速器,高端3.0T核磁共振(MRI),256排iCT機,西南地區第一條集成血球、生化、免疫配置的西門子全自動檢驗流水線等100萬元以上的大型先進醫療設備近40臺(件),擁有頂級層流凈化手術間24間。
現有在崗職工1400余人,其中碩士研究生及以上217人、本科學歷812人,有高級職稱208人(其中正高38人)、中級職稱638人,碩士研究生導師1人。先后榮獲國務院特殊津貼者1人,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先進個人1人,全國優質護理先進個人1人,市級名中醫2人,市級五一勞動獎章、巾幗獎章、巾幗標兵6人,市級抗疫先進個人2人,市級優秀共產黨員1人,市級優質護理服務先進個人7人,重慶市中青年醫學高端人才1人,重慶市區縣醫療衛生學術技術帶頭人6人,重慶市區縣醫學頭雁人才6人,國家級醫學專委會委員12人,重慶市醫學會、醫師協會等醫學相關學會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及以上23人、委員200余人。
近年來,醫院先后榮獲全國敬老文明號、全國醫院感染橫斷面調查先進單位、全國五一巾幗標兵崗、重慶市文明單位、重慶市群眾滿意衛生計生機構、重慶市五一勞動獎狀、重慶市模范職工之家等多項榮譽稱號。
二、崗位需求
崗位需求及條件詳見附件。
三、引進方式和待遇
采取面談考核方式。一人一策,具體面議。
四、應聘方式和聯系方式
采取網上報名方式,掃描二維碼填寫報名信息,簡歷請以“應聘崗位+姓名”命名。未如實填寫或因資料填寫錯誤、不完整、不準確視為報名失敗,不再另行通知。
聯系人:陸老師、譚老師
聯系電話:023-42830071、42827143
竭誠歡迎海內外有志之士加盟我院,共筑輝煌!本簡章長期有效。
附件
重慶市合川區人民醫院博士人才需求表
序號 | 科室 | 崗位類別 | 數量 | 全日制學歷 | 專業 | 年齡 | 資格證書 |
1 | 臨床崗位 | 醫療人員 | 不限 | 博士研究生 | 臨床各專業 | 35周歲及以下 | 取得醫師資格證和規培證 |
2 | 消化內科 | 學科帶頭人 | 1 | 博士研究生 | 內科學、外科學 | 50周歲及以下 | 副主任醫師及以上職稱 |
3 | 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 | 學科帶頭人 | 1 | 博士研究生 | 內科學(呼吸內科方向) | 50周歲及以下 | 副主任醫師及以上職稱 |
4 | 骨科 | 學科帶頭人 | 1 | 博士研究生 | 外科學(骨科方向) | 50周歲及以下 | 1.副主任醫師及以上職稱;2.任省市級專委會副主任以上委員或國家級專委會委員以上職務;3.具有一定以上國外學習工作經歷 |
5 | 骨科 | 專業帶頭人 | 1 | 博士研究生 | 外科學(骨科方向) | 50周歲及以下 | 副主任醫師及以上職稱 |
6 | 康復醫學科 | 學科帶頭人 | 1 | 博士研究生 | 康復醫學與理療學 | 50周歲及以下 | 副主任醫師及以上職稱 |
7 | 普通外科 | 學科帶頭人 | 1 | 博士研究生 | 外科學(普通外科方向) | 50周歲及以下 | 副主任醫師及以上職稱 |
8 | 泌尿外科 | 學科帶頭人 | 1 | 博士研究生 | 外科學(泌尿外科方向) | 50周歲及以下 | 副主任醫師及以上職稱 |
9 | 麻醉科 | 學科帶頭人 | 1 | 博士研究生 | 麻醉學 | 50周歲及以下 | 副主任醫師及以上職稱 |
10 | 感染性疾病科 | 學科帶頭人 | 1 | 博士研究生 | 內科學、中西醫結合臨床等 | 50周歲及以下 | 副主任醫師及以上職稱 |
11 | 重癥醫學科 | 學科帶頭人 | 1 | 博士研究生 | 外科學、內科學、急診醫學、重癥醫學等 | 50周歲及以下 | 副主任醫師及以上職稱 |
12 | 腎臟內科 | 學科帶頭人 | 1 | 博士研究生 | 內科學(腎臟內科方向) | 50周歲及以下 | 副主任醫師及以上職稱 |
13 | 內分泌科 | 學科帶頭人 | 1 | 博士研究生 | 內科學(內分泌方向) | 50周歲及以下 | 副主任醫師及以上職稱 |
14 | 胸心外科 | 學科帶頭人 | 1 | 博士研究生 | 外科學(胸心外科方向) | 50周歲及以下 | 副主任醫師及以上職稱 |
15 | 血液內科 | 學科帶頭人 | 1 | 博士研究生 | 內科學(血液內科方向) | 50周歲及以下 | 副主任醫師及以上職稱 |
16 | 口腔科 | 學科帶頭人 | 1 | 博士研究生 | 口腔醫學 | 50周歲及以下 | 副主任醫師及以上職稱 |
17 | 燒傷整形外科 | 學科帶頭人 | 1 | 博士研究生 | 外科學 | 50周歲及以下 | 副主任醫師及以上職稱 |
18 | 兒科 | 學科帶頭人 | 1 | 博士研究生 | 兒科學 | 50周歲及以下 | 副主任醫師及以上職稱 |
19 | 急診醫學科 | 學科帶頭人 | 1 | 博士研究生 | 急診醫學、內科學、外科學、重癥醫學等 | 50周歲及以下 | 副主任醫師及以上職稱 |
20 | 放射科 | 學科帶頭人 | 1 | 博士研究生 | 影像醫學與核醫學 | 50周歲及以下 | 副主任醫師及以上職稱 |
22 | 醫學檢驗科 | 學科帶頭人 | 1 | 博士研究生 | 臨床檢驗診斷學 | 50周歲及以下 | 副主任醫師及以上職稱 |
23 | 超聲科 | 學科帶頭人 | 1 | 碩士研究生 | 影像醫學與核醫學 | 50周歲及以下 | 副主任醫師及以上職稱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