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1九色国产社区在线观看-欧美日韩亚洲精品激情-欧美激情二三级在线视-99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

APP下載
機會在手,求職信息實時掌握
    Alternate Text
    APP下載
    Alternate Text
    微信公眾號
    Alternate Text
    小程序
首頁 > 事業單位招聘 > 招聘詳情

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綜合利用研究所2019年度招聘3名人員公告

分享至

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綜合利用研究所(簡稱“中國地調局成都綜合利用所”)始建于1964年,前身為“地質部地礦司技術加工室”,是中國地質調查局直屬的中央公益性地質調查隊伍,主要從事礦產資源綜合評價、綜合開發研究。重點配合國家地質找礦開展礦產資源可利用性評價,研究礦產綜合利用新技術、新方法、新工藝,開拓新資源、提高資源綜合利用和保障程度。

根據工作需要,2019年面向社會公開招聘工作人員3名,現將相關事宜公告如下:

一、基本條件

1.政治素質高,思想品德好,遵紀守法,愛崗敬業,具有良好的協作精神;

2.有志于礦產綜合利用研究事業,具有良好的奉獻精神;

3.工作態度積極,事業心、責任感強,具有良好的開拓創新精神;

4.身體健康,吃苦耐勞,具備履行崗位職責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;

5.具備招聘崗位所要求的相關條件。

二、招聘崗位及具體要求

序號擬聘工作崗位學歷專業其他要求(應屆畢業生/在職人員)
1專業技術碩士及以上環境工程、環境科學了解各類農用地和場地的調查、評估與修復方法,熟悉相關政策法規;具有從事土壤治理或水體治理相關科研經歷,或具有環境微生物專業背景。在職人員要求高級職稱,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,5年以上相關崗位工作經驗。應屆畢業生/在職人員
2專業技術碩士及以上資源產業評價、資源經濟與管理本科為采選冶以及化工專業優先,主要從事資源經濟與管理、礦產資源經濟與評價、產業經濟、計量經濟、技術經濟、概略性評價和可行性等方向。在職人員要求高級職稱,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,5年以上相關崗位工作經驗。應屆畢業生/在職人員
3專業技術碩士及以上地質工程、環境地質、水文地質本科及研究生同一專業,適應長期野外工作。在職人員要求高級職稱,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,5年以上相關崗位工作經驗。應屆畢業生/在職人員

三、招聘程序

(一)報名

1.報名時間:自公告之日起至2019年2月28日截止。

2.報名方式:以“姓名+學校(或單位)+學歷學位(或職稱)+專業+應聘崗位+高校人才網”為主題,發送電子郵件至12793665@qq.com。

3.需要提交的材料

(1)《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綜合利用研究所2019年度公開招聘報名表》電子檔;(見附件)

(2)所有證書證件、業績材料等均掃描原件打包作為附件發送。

(二)資格審查

根據招聘條件和招聘崗位的要求,我單位將對報名人員的學歷、專業、職稱、科研業績等情況進行資格審查,在此基礎上確定面試人員。

(三)考試考核

考試考核一般采取面試答辯方式,面試采取ppt匯報方式,分為自我陳述和提問回答兩部分,主要考核應聘人員的業務基礎知識、綜合分析能力、組織協調能力、應變能力、業務工作能力和崗位綜合素質。

面試當天須攜帶學歷學位證書、身份證、工作證或學生證、成績單(加蓋教務部門公章)、外語成績證明,也可附上在原單位或在校期間獲得的獎勵證書、工作或研究成果、公開發表的文字作品以及其他需要提交的材料。面試。采取打分制,滿分100分。

進入面試人員名單、時間地點等信息將在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綜合利用研究所網站公示。

(四)體檢

應聘人員體檢項目按照國家統一規定。不按要求參加體檢者,視同自行放棄應聘資格。參照公務員錄用體檢標準及項目實施。

(五)確定擬聘人選與考察

根據綜合考試成績、體檢等情況,確定擬聘人選進行考察。

(六)公示與聘用

擬聘人選名單在相關網站公示,公示期限為7個工作日。擬聘人選公示期滿如無異議,經報主管部門批準后,組織完成簽訂聘用合同等工作。

四、其他事項

(一)受聘人員入職后享受國家規定的工資福利待遇。

(二)應聘人員在應聘過程中發生的費用自理;

(三)應聘人員應對提供材料的真實性負責,在報名過程中有下列違紀違規行為之一的,取消本次應聘資格:

1.偽造、涂改證件,證明等報名材料,或者以其他不正當手段獲得應聘資格的;

2.提供的涉及報考資格的申請材料或者信息不實,且影響報名審核結果的;

3.其他應當取消其本次應聘資格的違紀違規行為。

(四)聯系方式

聯系電話:028-85592157、028-85598091

聯系人:楊老師、仵老師;

單位網址:http://www.imumr.cgs.gov.cn/

聯系地址:四川省成都市二環路南三段5號

附件: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綜合利用研究所2019年度公開招聘報名表.doc

來源:

專題推薦

進入關懷模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