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慶市急救醫療中心(重慶市第四人民醫院)始建于1939年,前身為“中正醫院”,2017年成為重慶大學附屬中心醫院,是中國院前急救“依托模式”的代表,集120指揮調度、醫療、教學、科研為一體的三級甲等綜合性教學醫院,有著八十余年深厚底蘊。
醫院學科齊全,人才匯聚?,F有編制床位1200張,設有40個臨床醫技科室和64個專病門診,擁有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8人,省市級及以上人才28人次,擁有博士生導師11人,碩士生導師40人,是中華醫學會急診醫學分會常委、中國醫院協會急救中心(站)分會副主委、中國醫師協會創傷外科醫師分會副會長等依托單位,并擁有中華醫學會、中國醫師協會、中國醫院協會等國家級權威學術團體委員及以上任職125人次。
醫院特色鮮明,服務優質。以急危重癥與創傷救治為特色,面向社會提供綜合性醫療服務,是國家緊急醫學救援基地、國家創傷區域醫療中心(委市共建單位)、全國科普教育基地、國家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,擁有國家臨床重點???/span>4個(急診醫學科、神經外科、創傷外科、心血管內科),市級重點學科4個(創傷外科學、院前急救醫學、重癥醫學、中醫康復學),市級臨床重點專科20個、市級公共衛生重點???/span>3個,擁有院士專家工作站、重慶市急危重癥臨床研究中心、急診醫學重慶市重點實驗室等20余個國家級、省部級學科平臺,是重慶市“美麗醫院”“老年友善醫療機構”,首家“互聯網+”醫保服務試點單位,首批“互聯網醫院”“智慧醫院”。
醫院教研并進,方向明確。構建有較為完善的院校教育(本碩博)、畢業后教育、繼續醫學教育培養體系,是國家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、重慶市首批住培基地、重慶市首批護培基地、重慶市急診醫學培訓中心。一直致力于急危重癥疾病的臨床與基礎醫學研究,凝練出“智慧急診急救體系建設與應用”“急危重癥臨床與基礎”“嚴重創傷臨床與基礎”等三個科學研究方向,近年來,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,重慶市自然科學一等獎1項,重慶市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,重慶市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及其他省部級廳局級獎6項。
醫院堅守初心,履職擔當。履行重慶市政府公共衛生救援職能及主城八區120指揮調度和日常急救職能,牽頭組織規劃重慶市三級急救網絡的建設,組建重慶市航空醫療救援聯盟和重慶市創傷救治聯盟,自主研發“視頻120自救互救系統”,構建了以智慧急救為特色的院前急救服務體系,“1+31”的一張網模式覆蓋重慶市全域。作為國家(重慶)緊急醫學救援隊先遣隊單位,擁有急救車、醫療救援車輛57臺,在非典疫情、汶川地震、尼泊爾地震、新冠疫情等歷次重大公共衛生事件中始終沖鋒在前。
目前,醫院加緊推進科學城院區建設,項目總規模1500張編制床位,總建筑面積約27.2萬平方米,計劃2025年建成投用。
為推進高質量發展,醫院將繼續踐行“迅速盡心”的院訓,秉承“病人為中心,質量為生命,急救為特色,改進促發展”的辦院宗旨,發揚“生命第一愛的奉獻”的精神,踔厲奮發、勇毅前行、團結奮斗,以建設國內一流的急危重癥及創傷醫學中心,打造醫教研協同發展的三級綜合性教學醫院而不懈努力!
一、2025年博士后招聘計劃
崗位需求明細表(請點擊鏈接查看詳情)
二、招聘條件
01、應具有博士學位且獲得博士學位一般不超過3年。
02、品學兼優,身體健康。
03、年齡一般在35歲周歲以下(不到36歲生日);特別優秀者,年齡可適當放寬,最高不得超過40周歲(不到41歲生日)。
三、全職博士后薪酬、福利待遇
01、薪資約27-45萬/年。
02、發放工作餐卡,享受工會會員福利,參照正編人員購買社會保險和住房公積金。
03、允許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和全職博士后工作并軌,符合條件者同時享受博士后待遇和國家、地方規培待遇。
04、博士后表現優秀、成果突出者,在站期間可按主管部門要求及程序辦理入編手續。
05、納入重慶市職稱評定“綠色通道”。
四、聯系方式及地址
聯系人:許老師
電話:023-63692013,18696650428
簡歷發送郵箱:1102695513@qq.com
郵件標題備注:博士后申請+本人姓名
地址:重慶市渝中區健康路1號
信息來源于網絡,如有變更請以原發布者為準。
來源鏈接:
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hvklx0ojdaxpyz0rxoigvw
更多最新醫學人才招聘資訊請關注高才醫學微信公眾號(微信號:yxrcjob)。
更多最新博士后招收資訊請關注高才博士后微信公眾號(微信號:bshjob)。